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98节(1 / 2)





  红缨依言,将食盒放在了桌上,自里面取了一盘月饼出来,选了一块,以镀银小刀切作四块,双手送了上去。

  陈婉兮拈了一块,扫了一眼,便送入口中,嚼了,方说道:“她还记得我的口味,我在家时,最爱吃这青梅馅儿的月饼。满京城,也只有弋阳侯府的厨子,能做这样的月饼。”

  于成均瞧着,终于忍不住说道:“她送来的,你也肯吃。”

  陈婉兮看了他一眼,嘴角轻扯,说道:“为什么不吃呢?妾身同她,本来就没有仇怨啊。这些日子,妾身也算想明白了。三妹,也是个苦命的人。她做错过什么事呢?其实从来也没有过。上一代的恩怨,便到此为止。妾身想,就不要祸延下一代了。”

  于成均望着她,片刻忽的也从那盘子里拿了一角月饼,丢入口中,半晌说道:“你觉着好,那就这样。你有个姊妹来往,也好过独自一人孤零零的,没人陪伴。婉儿,你比之前,可要柔和的多了。”

  陈婉兮一笑了之,向红缨问道:“你就这么让来人回去了?连个回礼不曾?”

  红缨说道:“这哪儿能呢,我封了一盒子才出锅的荷花酥,几个咱们花园里结的石榴。想着小少爷也该百天了,便揣摩着娘娘的意思,取了一个红封。”

  陈婉兮点了点头,微微一笑:“很好。”遂又转向于成均:“王爷,夜深了,咱们回去歇下吧?”

  于成均答应了一声,将她拦腰抱起,大步向屋中走去。

  中秋佳节,万家团圆。

  又过了两日,陈婉兮晨起吃过了晨食,随意看了两页书,教儿子念了三四个字,忽而想起一件事,招了菊英进来问道:“这两日,可有打听外头的动静?街头巷尾的百姓,怎样议论咱们王府?”

  菊英回道:“正想回娘娘这件事,因蝗灾日益剧烈,已有陕西山西的百姓进京投奔亲戚,说起那边的情状,真是无比惨烈。蝗虫吃光了地里的庄稼,甚而连树叶杂草都没有放过。那些百姓,竟还叩拜什么蝗神娘娘,求她放过。地方官府束手无策,只好听之任之。”

  陈婉兮听着,只觉得厌恶,斥道:“这当真是无能之辈,朝廷费了那么多俸禄,就养了这么一帮蠹虫。”

  话出口,她心中思量了片刻,便道:“传个信儿到编织作坊那边,叫琴姑娘今日进府见我一面。”

  菊英当即应命。

  这日午后,琴娘果然应招而来。

  她原本以为,陈婉兮要问她这几日生意如何,她记着于成均的吩咐,心里预备了几句话,打算应付过去。

  然而,陈婉兮却并没问生意,见面便道:“琴姑娘,如今有件事,我想请你去做,不知你能不能做到?这件事有些凶险,弄的不好,或许惹祸上身。你若不肯,我也绝不勉强。”

  琴娘见她不问生意,心中的石头先落了地,又听见这话,忙说道:“娘娘这话实在客气了,王爷与娘娘待我都如一家人一般的好。既是一家人,还有什么说的?娘娘说来,我拼尽了所有的本事,一定帮娘娘做到。”

  陈婉兮便低声说了几句,盯着琴娘的眼睛,问道:“这件事,不大容易。妖言惑众,可是一桩大罪。”

  琴娘耳里听着,心中已如电便转过无数念头,口中说道:“娘娘放心,我一定把这件事办好。”

  陈婉兮又道:“你先别忙着兜揽,天子脚下,耳目无数,一个不慎就会走漏行藏。你打算怎么做?”

  琴娘说道:“这个倒是不必担心,咱们作坊里的那些工人,原本就是娘娘收留的难民。他们得了娘娘的照拂,本就对娘娘感恩戴德。如今我回去,就告诉他们,于老板就是咱们王爷,他们必定感恩。我再私下找几个可靠能干的工头师傅,叫他们将那些话传出去。这些工人们下了工,无事就爱到茶馆酒铺子里去吃饭闲话。那种地方,鱼龙混杂,嘴巴无数,消息传得最快。即便有人要查,又往何处查去?娘娘放心,这种事以前我在西北看人行过几次,万无一失的。”

  陈婉兮见她已有对策,便点头许了。

  两人秘议了片刻,琴娘便离了王府。

  过得几日,京中街巷之中忽有传言,如今世道大乱,灾乱四起,必得有一位天命所归之人,方能救大燕子民于水火。

  街上甚而有瞽目道士摇卦算命,言称这天命所归之人,当年出世之际必征龙相之兆。

  继而,隐隐便传出言辞,说当今的肃亲王于成均,当年出生时,天有红光坠落,更得国师相命,称其命格特殊,征龙相之兆。

  街头巷尾,这等神鬼言辞传的最快,不过两三日的功夫,便塞满了大街小巷。

  第103章

  这谣言, 当然也传到了明乐帝耳中。

  起初,明乐帝自是勃然大怒,在养心殿中折笔撕纸, 甚而将一块鲁南进贡的冻石砚台砸了个粉碎。

  他怒不可遏,两目赤红, 厉声斥道“朕身子还健壮, 他竟如此的急不可待!何况, 上面还有太子, 即便是龙相,又哪里轮得到他!狼子野心, 昭然若揭!”

  御前总管王崇朝外一旁侍立, 眼见此景,不动声色的向自个儿的徒弟使了个眼色。

  那小太监乖觉伶俐, 连忙弯腰趴在地下, 把碎片渣滓都收拾了。

  正当此时, 殿外有小太监偷跑进来低声道“王公公,宜妃娘娘求见。”

  王崇朝会意, 微微颔首, 看了明乐帝一眼,但见这皇帝正两眼瞪着桌上的奏折,暂且不会分神, 便轻步走出殿外。

  走出门外,果然见宜妃正在殿外站着。

  宜妃新封,正是风光的时候, 一身宫装秀美华丽,通身上下的首饰明晃晃的,耀人眼目。

  王崇朝迎上来前,拱手行礼,说道“宜妃娘娘,您来的真不巧,皇上正在里面发脾气呐。”

  宜妃浅浅一笑,说道“本宫晓得,可是为了肃亲王谣言一事?”

  王崇朝连连颔首,言道“今儿谭大人进宫,说南方的木料已然进京,修建东领事馆一事可如期进行。这话说着说着,就谈起京中近来传言,谭大人倒替肃亲王狠说了几句好话,皇上便骤然大怒起来,将谭大人轰了出去。这会儿,还在气头上呢。”

  宜妃微笑点头,说“烦请公公替本宫通报吧。”

  王崇朝微微一顿,随即露出一抹世故的微笑“奴才遵命。”

  他转身入内,片刻又转来道“皇上请娘娘进去。”

  宜妃提起裙摆,迈着莲花瓣一般的步子,轻轻盈盈的进入了养心殿。

  进得殿中,她只见明乐帝面色阴沉,两只眼睛死死盯着书案之上,似是在看什么要紧的文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