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78节(1 / 2)





  他吃了一块烧饼,一块锅盔,喝了一碗豆汁儿,方才擦嘴说道:“怎么的,爷就是爱这样吃。那些个糕点,样子好看,实则不中吃。要爷说,可真不如这烧饼,又好吃又顶饱。”

  王宏达看的嘴馋,也好奇起来,便伸手过去,嘴里说道:“让下官也尝尝王妃娘娘的手艺。”

  不料,他才探手过去,于成均便打了下来,斥道:“你发了馋痨了,吃了淳懿郡主的点心还不够,还惦记上爷的了!告诉你,这是王妃特特为爷预备的,你们谁都别想!”

  王宏达吃痛,猛地缩了手,讪笑道:“王爷未免太小气了,一个烧饼也不肯给。”

  于成均朝他一笑,问道:“想吃啊?”

  王宏达连连点头:“特想吃。”

  于成均将手一拍,大笑道:“那你就慢慢儿等吧,等到过年过节,爷有了好心情,或许你就有这个口福了!”

  这二人趁着办公间隙,说笑几句以作休息,一旁却有文官拿起那口承装豆汁儿的藤壶,仔细打量了一番。

  这藤壶实则是以藤条编就一只壶套,里面则包裹着一口陶壶。

  那陶壶甚是平常,倒是外头这个套子,乌木油润,甚而还刻了竹节竹叶的花纹,极是古朴雅致,颇有一番趣味。

  这人看的喜欢,不由问道:“敢问王爷,这壶套子是从何处得来?倒是新鲜好看,市面上从未见过。”

  于成均听着,望他一笑,说道:“你问这个,这是在柳溪胡同里一家铺子得来的。这铺子名叫萃锦堂,专售藤、竹、甚而是草编就的器物。那些玩物摆设都很是雅致,京城地面上,还没有见过。”

  说话间,几位文官都凑了过来,看着那口藤壶,各自品评了一番。

  这藤编的器物倒没甚稀奇,只是如眼前这口一般雅艺十足的,倒是从未见过。

  这些人大多出身勋贵,金玉虽是贵重,见的多了倒也没甚稀罕,猛然见了这样一个物件儿,却喜欢起来。

  众人品评了一番,便有人说道:“据闻,近来京中人力集子多有张贴雇工榜文,说是城郊新开了什么大型作坊,要用许多人手。管吃住,一季给三套衣裳,每月还给五十文钱。若是带着妻儿老小的,更好。京中这些难民,去了好多。连朝廷设的粥厂,也骤然轻松不少。”

  另一人亦附和道:“这件事,下官也听说了。只是不知什么作坊,如此大的手笔,能雇佣这般多的人?”

  先前那人说道:“这却不知,只是难民伙儿里都称老板是菩萨下凡,是大善人,各个对他感恩戴德的。”

  众人啧啧称奇了一番,王宏达忽而想起来什么,说道:“不对啊,下官就住在柳溪胡同左近,并不曾见什么叫萃锦堂的铺子啊?”

  于成均眸中精光微闪,莞尔道:“你再去瞧瞧?大约是你每日走惯了,连家门口新开了铺子,也没留神。”

  王宏达满心疑惑,只看他说的笃定,没有多说什么,心中犯嘀咕去了。

  慈宁宫西暖阁里,太后听了宫女的禀告,眉头微皱,抬手挥退了她。

  她面色甚是不愉,目光投向坐在地下春凳上的淳懿郡主,见她正吃对着一盘芸豆卷吃的欢快,斥道:“你倒还有心思吃糕点!”

  淳懿郡主不以为然,俏皮一笑,颊上泛出一个酒窝,甜甜说道:“姑姑这儿的芸豆卷做的真好,我为何不吃?”

  太后冷冷说道:“你往军司处送了多久的点心了?肃亲王,可有吃过一次?他连看都不看一眼,每次点心不是打赏了奴才,便是分给了群臣,每日只肯吃他府里带来的东西。如此情形,你就没有想过一星半点儿的法子?!”

  淳懿郡主张口便道:“那是他不知好歹,不识香臭,有眼无珠!”说着,忽见太后脸上隐隐有了怒色,方又嘻嘻一笑道:“姑姑,您放心,有什么可担忧的?肃亲王才告发了弋阳侯府,那可是陈婉兮的母家,他一分的情面都没替她留,足见情分淡薄。姑母之前所说,想必是肃亲王出征数年,乍然回京,见了王妃新鲜。到了这会儿啊,新鲜劲儿也该过了。没什么大不了,姑母不必担忧。他不吃我的点心,不过是男人的矫情罢了。”

  太后听了她这一席话,脸色略略缓和了些,说道:“你也不要大意,这里头有你不知道的故事。那小程氏是陈婉兮的继母,她嫁给弋阳侯有些不清不楚的事,听闻往昔还有些苛待继女之事。陈婉兮同她的母家,素有旧仇。肃亲王如此作为,她只怕还觉是出了一口恶气。何况,那件活埋孩子的案子,当日还是陈婉兮揭出来的。”

  淳懿郡主将眉一挑,好奇道:“姑母,您身在深宫,倒是对外头这些事了如指掌。”

  太后却只是含蓄一笑,微微颔首道:“人在宫中坐着,耳目倒也广些,不然可真成了等死的老婆子了。”

  淳懿自宫女手中接了手巾,仔细擦了擦,上前搂着太后的胳膊,将脸揉蹭着,甜甜说道:“姑母,您才不是什么老婆子呢。您仪态端方,风韵犹存,皇上又极是孝顺,这满宫里谁不敬您,服您呢?”

  太后摸了摸她的鬓发,嘴角泛出一抹笑意:“这都风韵犹存了,可见哀家是真的老了。”说着,又正色道:“淳懿,你却要记得。咱们孟家男人都指望不上,这家族兴旺的担子,便全都压在咱们女人身上。这般,哀家可不许你任性。”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娘家的事儿完结了~

  第78章

  淳懿郡主见太后变了脸色,说起正色,不由也坐正了身子,乖巧说道:“姑母放心,清儿心里全都明白。清儿必定不会辜负姑母的托付。”

  太后微微一笑,转头吩咐道:“去将哀家那支蝴蝶钗儿取来。”

  侍奉的宫女答应了一声,便转了出去,须臾取了太后说的那支钗过来。

  宫女双手捧上,淳懿郡主仔细打量了一番,却见是一枚蝶恋芍药点翠流苏钗。钗子是赤金的,蝴蝶与芍药都点了翠,钗头坠着一串细细的米珠。钗子做工甚是考究,赤金倒也罢了,那点翠却尤为华贵。

  淳懿看了两眼,禁不住出声道:“这蝴蝶钗儿,我记得几年前中秋宫宴时,姑母还曾戴过的。”

  太后微微一笑,说道:“这还是哀家当年封纯贵妃的时候,先帝随着册封旨意一道赏下来的。今日,哀家便将这钗子赠给你,望你亦能承载孟家的荣耀。”

  淳懿郡主微微吃了一惊,连忙推拒道:“姑母,这钗子太过贵重,我不敢收。”

  太后浅笑,神情柔和慈爱之中却又透着一抹的不容置疑,开口:“拿着吧,我老人家了,用不上这样花哨的玩意儿。再则,也是哀家对你的一番期望。”

  淳懿郡主听了这番话,便知已是无可推脱,只得双手接了过去,道:“清儿必定不负太后娘娘。”

  太后微微一笑,身子向后一仰,神情懒散道:“哀家乏了,你下去罢。”

  淳懿郡主起身告退,带了自己的婢女,向外去了。

  太后看着她年轻窈窕的背影,摇头叹息:“到底年轻了些,沉不住气,心气儿又太高。”

  她身侧的掌事大宫女碧湖上来添了茶水,赔笑回道:“所以,才要娘娘仔细的点拨调//教。再说,奴婢瞧着,郡主心里还是有些数的。”

  太后皱眉道:“这若是往常,哀家细细教她倒也罢了。但如今,时局不许啊。”

  碧湖恭谨道:“娘娘且安心,好不好,还有大小姐呢。太后娘娘已让她做了太子妃,还愁将来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