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04章(1 / 2)





  有了天瑰的许诺,左贤王慕烈登高一呼,自各方部落而来,大军集结於塔兰城下,规模之大,众志成城,团结一致,远非当年塔塔尔出兵锡安所能比拟。

  三条人命,惨死於大魏太子的刀下,也如慕烈所料,死无对证,独孤文德哪里会认下这笔帐,双方演变为各说各话,她是大魏皇帝,为了自身独孤氏的利益,说不定还会反过来指责北耳弥的不是。

  站在城墙上,想起多年前独孤文德率兵攻进塔兰的情景,奇耻大辱,慕烈咬牙,发誓要报先汗塔塔尔的头颅,被大魏夺去的一剑之仇。

  王城中,天瑰听着外头近三十万大军,响声震天,她拿着信函,闭目不语。

  这段期间,来往於她和文德之间的信件,不下数十封。每一封,从文德无奈的笔锋,都告诉天瑰,此事是独孤朝宣所引起,可身为大魏皇帝,她不能受制於北耳弥,更不用提要她为了给个说法,而杀了独孤朝宣。

  这个立场,天瑰可以理解, 因为自己也是一样的。

  从慕烈,和许多人的眼中,她知道,塔塔尔的死虽然过去,可仇恨却无法被遗忘。

  放不下的血海深仇,这一仗打下去,大魏的赢面和胜算,都还是远胜北耳弥,可即使如此,慕烈和众长老,仍是坚持要战,与独孤文德拚个鱼死网破,争个你死我活。

  独孤文德与赵承,都是盛年,大魏国力昌盛,这一仗对北耳弥来说,并不好打。赢了,也是惨胜,输了,不但这个大汗做不了,连北耳弥的偌大国境,或许都要将部分割与大魏,以为和谈。

  相较其兄塔塔尔,天瑰善於智取,与其硬碰硬,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天瑰不懂,为何不等到独孤朝宣,这个不成材的太子即位後,再与之绝战。

  或许,这就是北耳弥人的习性吧.....天瑰转念一想,也是笑了,.这就是自己的人民,咽不下任何一口恶气,受了委屈,就是要见对方摇尾求和,才会罢休。

  “大汗,左贤王求见。”

  “让他进来”

  慕烈,束着长发英气风发,他迈着大步走进,脸上的轮廓极深,斜阳照过他的鼻梁,在脸颊上留映下一块三角的黑影。

  “大汗,各部落的兵马已集结完毕,只要大汗一声令下,十日後便可渡过新罗河,在与锡安相距三百里处扎营,摆开阵势。”

  拟好了用兵方略,慕烈说罢,将怀中亲笔所写的文信取出,递给天瑰。

  天瑰看着,心里一惊,“偷袭?” 她问着左贤王,是要他对这个计策,好好说明一番。

  慕烈还是定睛,拱起手,“大汗也知,我北耳弥的兵力和军容,与大魏是有差距,”

  这些年,慕烈投注相当多的心力,在过去与大魏交锋接连战败的骑兵部队,对北耳弥所有的实力,他侃侃而谈,

  “此仗我北耳弥要打赢,必须将时程拉长,打他个一年半载,拖长战线,”

  “到时,打不下去的,绝对是後方还有多少百姓要张口生活,急需稳定情势的大魏朝廷。”

  慕烈是有备而来,天瑰认真听着,目前为止对他所言,是表同意,“你说的,本汗都懂,可偷袭......?” 天瑰要听的,慕烈还没说,她追问道。

  光明正大的打仗,从来不是北耳弥的作风,慕烈顿了顿,“大汗一定记得,邠城一役,在老昆仑汗的带领下,北耳弥大胜,靠的就是奇谋,”

  “兵书有云,兵不厌诈,只要能赢,无所不用其极,这一点独孤文德想必也是一样的。”

  左贤王搬出当年在邠城,天瑰的父亲不但大胜,还一举杀了北耳弥的心腹大患,独孤禾盛。

  天瑰听着,沉思不语,以事论事,站在打仗的理子上,对於慕烈所说,她是想不出该如何,也不觉得自己应该反驳。

  犹记自己,也如此曾和汗兄及胡胡儿说过。

  “偷袭,本就是可行之策,” 她沉着,还在思酌,“可本汗觉得,你言中之意,是要不择手段,夺得与大魏这一仗的胜利。”

  “你要像父汗当年,使出那般卑劣的手段,本汗不同意。” 天瑰一语笃然,定住慕烈的双眼。

  “大汗!” 慕烈不服气,大声喊道,“为了求胜,使出什麽样的方法,这些又有什麽好计较的呢?”